南京市通過加強閑廢棄廠房管理、細化社會面“小場所”治理、加大社會監督力度,持續推進企業底數動態更新,織牢織密監管網絡。
聚焦閑置廢棄廠房不漏“死角”。 依托“181”信息化平臺,對全市近兩年1000余家存在注銷、搬遷等情形的企業實行“標簽化”常態管理,進行定期抽查。細致排查閑置、廢棄廠房生產經營狀態,全面納入網格管理,重點檢查是否存在無相關手續私自生產、違法儲存危化品和“三合一”等安全隱患情況,形成“一處一檔"并持續完善。
延伸摸排檢查范圍至“小字頭”。通過信息化平臺交互關聯市場、稅務、社保等方面數據,突出名稱含有“機械”“金屬”“建材”“食品”“服裝”等“關鍵詞”單位,結合網格巡查數據,智能分析30余萬家社會面小場所經營狀態,篩選梳理出3000余家疑似存在生產加工行為的工業企業清單,同步開展線上抽查和線下核查,并向相關市場主體發放《工業企業安全生產風險報告承諾書》,指導企業完成安全風險報告,動態更新監管企業底數。
發動群眾力量鼓勵安全“吹哨”。通過微信公眾號公布多種舉報渠道,鼓勵生產經營單位內部員工對其所在單位的重大事故隱患等安全生產違法違規行為進行舉報,充分發揮社會監督作用。近期,南京市應急局根據群眾舉報線索對兩家企業開展現場核查,發現兩家企業均存在重大事故隱患,但均未如實進行風險報告,執法人員已經對相關企業立案查處,并對舉報人進行獎勵。
原文轉自:https://yjglt.jiangsu.gov.cn/art/2024/5/21/art_80309_11249364.html